2008-8-12 下半夜 英仙座流星雨

昨天晚上一夜未眠,和子倫以及未明身分的子倫國中學妹和子倫國中學妹的學長,殺上陽明山,為的是...


台北市天文科學教育館天象預報

8/12-13 英仙座流星雨
發布單位:天文館|發布日期:2008-07-27

  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是年度主要流星雨之一,數量多而穩定,且發生時間在暑假期間,幾乎整晚均可觀察的特性,使得它成為年度三大流星雨中最容易觀察的一群。

  英仙座流星雨活躍日期為7月17日至8月24日,今年極大期預估發生在8月12日19:30,天空晴朗無雲、無光害且輻射點在天頂的最佳狀況下,每小時最多可達100顆左右,但通常都會比這個平均數量還低。此外,對臺灣地區而言,此時輻射點尚在地平面下而不得見;約在晚上22時輻射點東昇後才可觀看。但因當天月相逢月齡11的盈凸月,月亮約於8/13凌晨01:45西沈,因此在8/13凌晨月亮西沈後至天亮之前的下半夜時段是較佳觀察時間。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亮度中等(平均約2等)、速度稍快(每秒59公里),約半數流星有尾跡,顏色多半呈白色。偶爾會出現亮度直逼金星的彩色火流星。

  英仙座流星雨最早的紀錄為西元36年,當時的中國典籍中記錄當天清晨出現了上百顆的流星。著名天文學家夏帕雷利(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於1860年代經計算指出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週期彗星109P/Swift-Tuttle(史威福-塔托彗星),它繞太陽公轉一圈約135年;這是所有流星雨中第一個被確認母彗星來源的。當地球經過彗星軌道附近時,彗星遺留在軌道上的塵埃碎粒被地球重力吸引而衝向大氣層,和空氣摩擦生熱而燃燒後發出短暫的光芒,就是我們所見的流星雨。


一開始我和子倫先在大屯山腳下的二子坪停車場觀測,但來來往往上大屯山的飆車族太多,在加上旁邊有很亮的廁所,所以轉移陣地到子倫國中學妹所在的小油坑停車場內的停車場,果然除了英仙座被一大塊雲遮住以外,一切近乎完美。不過這次英仙座流星雨並不集中在輻射點附近,而是散在地平線附近的星空,非常難拍攝,子倫先是對準了仙后座開始大海撈針,確認流星雨不按牌理出牌的特性之後,也把相機電源關掉,以最自然最環保最減碳的方式:肉眼觀測。

子倫學妹是台大大氣科學所的研究生,對星空觀測也十分熟悉,和子倫學妹學長一起為我們兩個移動路障階段的醫學生進行了一趟秋夜星空的導覽,從秋季四邊形開始,看到了仙王、仙后、英仙、黃道十二宮中的雙子、金牛,還有冬季星空的獵戶等等(在下沒什麼概念所以聽了一後大多都忘了)。

約一點上山,六點回到寢室,趴在桌上稍微補眠就起身參加婦產晨會,半睡半醒之間含混了過去,之後到八二好地方睡了兩個小時,正想去趁著楊還沒來的空檔看看病人的情況,不料說曹操曹操到,在電梯出口處遇到了風塵僕僕的主任...(這機率簡直就跟婦癌討論會上,顏才剛批完趙不按程序,趙就從後門走進來一樣的低)

還好這個時候,林R搶先報病人情況的壞習慣成了什麼都沒做的我最好的掩護,沒聽胎心音也沒敲DTR,只負責陪笑跟查房、從主任和病人之間的對話中,擷取SOAP的內容再謄寫到病歷上,小clerk降級成了抄寫工。這和我在和信的時候完全不一樣的模式。

這是terminal clerkship的矛盾最佳寫照:只剩十五天的數饅頭生活,是該奮力一躍,抓住青春的尾巴,達到最低限度的優球以完成未竟的夢想,還是應該積極準備邁入internship呢?懶惰的我今天選擇了前者,畢竟這或許是畢業以前、甚至總醫師以前最後的一次夜衝、最後的一次流星雨。

還好今天的天空很完美。

*咖啡日記2008/8/13:
有了蜂大之後每一次回甘的口感就越讓我感覺炭燒曼特寧的惡臭,我決定如果星期五之前喝不完,那也不要了,否則豈不是跟自己的鼻子舌頭過不去?昨天上網買了Aeropress,預計明天會到,到時再來寫篇開箱心得文。

0 意見: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